耕耘希望田野 助力乡村振兴 张海彪:布朗山寨中走出的创业先锋

  走进云南保山市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新海家庭农场,200多亩山谷密林中深藏一座座鸡舍,90后布朗族返乡创业青年张海彪正在给鸡群添加饲料。他敲敲饲料桶,鸡群从密林中追逐而出,趁此时机,他查看着鸡群的健康情况。

  自2015年大学毕业创办家庭农场至今,张海彪在这里已经待了8年。跳出“农门”,留在城里,是许多农村孩子的理想。看似实现了理想的张海彪却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他说,激励他走出山村的,是改变命运的信念;呼唤他回归山村的,是对于故乡的眷恋与责任。

  新海家庭农场规模不断壮大、古树茶迎来丰收、农家乐即将开业、布朗山民宿建设正在推进……在张海彪等返乡创业青年的带领下,大中村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与希望。张海彪说:“青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要敢闯敢拼。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1990年,张海彪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中村,这里既是布朗族聚居村,又处于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因为缺水,这片土地种不出水稻,长期以来,村民只能以种植苞谷、烟叶、豌豆、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生。

  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一代代布朗人的愿望。村里的教学条件很差,张海彪回忆,上小学时,每逢校舍修缮,仅有的十来个学生只得把学校旁牛圈的二层作为教室。初中时,张海彪去县里的摆榔民族中学,每周一要沿着山林间蹚出的小路,走七八公里。碰上下雨天,不舍得把唯一一双鞋弄脏,他就用手拎着鞋,光脚从泥里踩过去。当时他家中条件也很困难,每周的十块钱生活费,父母还常常要去借,或者卖一两只鸡才能凑齐。

  张海彪走出大山的愿望无比强烈,“从小一直在书本里看到五光十色、灯火通明这些词,从没见过,山里面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高中时,我立志要考上大学,而且要去大城市上大学。”2011年,张海彪如愿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终于走出大山的他在大学里开始了动物科学的专业学习。

  在校期间,张海彪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边学习专业相关知识,一边为自己的未来思索着。“我的专业就是跟动物打交道,何不试着在我们家乡的山林里养土鸡呢。”在大中村,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但大都是零散放养,村民拿来换零花钱,没形成规模效益。张海彪深知,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家家户户都有山林,充分的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念头,一直萦绕在张海彪心中。

  为了能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林下养鸡专业基础知识,在老师的帮助和推荐下,大二下学期,张海彪到学校实习养鸡场跟着研究生一起实习,做试验、脱温、孵化等,实践经验得到了很大提升。实习过程中,张海彪发现养鸡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难以进行规模化饲养。

  2012年,学校的实习养鸡场对外招聘饲养人员,得知消息后,张海彪将父母叫到养鸡场帮忙饲养。张海彪坦言:“据我观察,土鸡在昆明市场里价钱比我们当地翻了好几倍,我们村里的树林很多,在里面放养土鸡,肯定不愁销路。我就想让父母来学习养殖技术,父亲是村里的兽医,对于养殖并不陌生,等有机会了,回家发展养殖业。”张海彪的父母不仅有了收入,还学到了饲养技术。第二年,他的父母回到家乡,在自家的山林里开始放养土鸡。

  2015年,大学毕业的张海彪没有四处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回乡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以林下养鸡为主的家庭农场建设。起初,养鸡场附近的水、电、路都是不通的。张海彪回忆,照明全靠网购的太阳能充电灯,用水只能修建蓄水池,先收集雨水,再用摩托一桶桶运送。下雨天,泥巴路一脚踩下,会陷到膝盖,根本没办法通车,他就拉来沙子填一填。为了节约资金,他没有雇人帮忙,自己和家人齐上阵,累了就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里睡一会儿。就这样,熬过了创业起步最艰难的时光。

  2015年底,张海彪在大中村创办了以林下养殖为主的施甸县新海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要养就养生态土鸡,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成长,饿了吃青草、苞谷,饱了就在树林里散步,这样养出的鸡肉质鲜嫩,炖出的鸡汤纯正。”创业之初,张海彪就对养鸡场有了清晰的定位。在发展养殖的同时,购进了全自动孵化机、雾化消毒机,以及全自动水暖加温系统,建立了养殖档案、隔离制度、免疫制度等相关制度,让养鸡场更规范、更系统。

  创业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养殖场有了雏形,但销售难题又摆在了张海彪面前。由于公司刚刚成立,品牌没有打响,加之交通不便,新海家庭农场的土鸡销量不佳。为了把土鸡卖出去,张海彪经常早出晚归,在保山、昆明的餐饮连锁店、超市、农贸市场作推介,还试着开微店、淘宝店……“那一段时间,白天晚上都在愁销路。”

  机遇来了,2016年,对口帮扶施甸县的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领导主动联系张海彪,利用帮扶资金帮助他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免费为他提供五万羽土鸡苗,并由他担任合作社带头人,提供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孵化的鸡苗优先供给124户建档立卡户养殖。刚刚起步的家庭农场突然担负起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任务,这对张海彪来说,无疑是养殖以外的另一个挑战。如何指导群众养好鸡,如何销售出去,如何卖出好价钱,都是摆在张海彪面前的新课题。

  还没顾上高兴,张海彪就在育雏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难题——鸡苗在脱温环节暴发规模性疾病。由于脱温箱里鸡苗密度大、氧气不够,导致呼吸困难,脱温箱里的一万只鸡苗以一天五六百只的速度大量死亡。看着每天用小推车推出去的一袋袋死去的鸡苗,张海彪心急如焚。紧急关头,他想到给母校老师打求助电话。第二天,老师带着四个专家来到农场时,张海彪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老师的帮助下,张海彪解决了小鸡脱温的难题。2016年9月,5万多只鸡苗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出栏率达83%。

  自己的成功只是起点,如何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才是张海彪的目标。村民顾虑很多,“祖祖辈辈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多鸡,我们养了鸡,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不会养,得病死了怎么办?”“我家的粮食,人都不够吃,哪里够鸡吃?”为消除村民顾虑,张海彪挨家挨户宣传动员,答疑解惑。他还多次邀请母校老师实地进行养殖规划、指导、技术培养和训练等100多场次,帮助乡亲们解答各种技术难题。

  眼看着张海彪家从摩托车变小货车,从小货车变小轿车,慢慢的变多的乡亲们心动了,可家庭情况不允许。面对很多贫困群众缺乏资金的问题,张海彪决定创新模式,建立“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通过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给农户发放鸡苗,再由固定饲料合作商承诺可赊欠饲料费3个月,待养出栏时,农场再按照每斤16元,回收达标的成品土鸡。

  养殖规模壮大了,如何打开销路?这一次,张海彪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他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将土鸡蛋、土鸡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用“生态、有机、绿色、安全”禽肉作市场定位,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为了更便捷地远距离运输和满足一些超市、饭店的需求,2019年,张海彪在家庭农场里建起一间400平方米的屠宰车间,购置屠宰流水线设备。这样一来,销售渠道更多了,能够准确的通过客户需求,销售活禽或配送屠宰后的成品。

  通过不断努力,张海彪创建的新海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达296亩,资产规模达333万元,土鸡年出栏3万羽,年产值达210万元;2022年,农场总年产值达680万元;农场长期聘用员工1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人。截至2019年,共带动摆榔乡124户次农户进行林下规模养殖,实现农户每年增收2500至21000元。

  凭借优秀表现,张海彪先后荣获施甸县创业致富带头人、保山市优秀员、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他所创办的新海家庭农场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保山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张海彪将这些都视为前进的动力。“习说过,‘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当我获得从县里到全国的一个又一个荣誉时,我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当然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也代表着我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激励我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海彪的新海农场也面临多重困难。养殖规模缩小了,物流也常常受阻,这对土鸡这类生鲜产品影响很大。为了寻找新出路,张海彪有了新想法——种植干货。他带着村民到昌宁县考察、学习姬松茸种植,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研究怎么样依托全乡的700余亩野生古树茶资源,做好“茶文章”。“要想方设法把村民的农产品转变为消费者的杯中物、盘中餐,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张海彪说。

  2021年底,张海彪在村里建成了4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车间,次年春,把周边乡镇老百姓的茶叶进行分类收购,集中加工,再统一销售,力争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走进茶叶加工车间,炒茶灶、烤茶机、红茶发酵机等设备齐全。2022年,从农户处收购了20吨鲜叶,成品茶产量达5吨。张海彪介绍,红茶主要销往滇红集团,绿茶主要采取线万元。村里因种茶受益群众达86户,1个月时间里,平均每户增加了2411元的收入。

  2022年,张海彪带领几户农户,开始尝试羊肚菌、姬松茸种植,扎实的技术支撑和摆榔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他们头年种植就实现大丰收。36亩羊肚菌,于11月中旬播撒菌种,12月底开始采摘,在春节后大量上市,能持续采摘至3月底。“预计一亩产量300斤,产值2.4万元左右,预计总产量5吨左右,实现总产值80多万元。”张海彪说。

  如今,张海彪已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布朗山·十里鸡和得埃乌农场商标。现在的新海家庭农场不仅养殖土鸡、鸭、鹅、香猪,还种植了各种蔬菜。每逢节假日,许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这里“微旅游”,让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山林中找鸡蛋的乐趣。在茶叶加工车间另一侧,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农家乐已经建成。

  “我们计划今年5月底开业,让游客在这里品尝年猪饭、布朗土罐茶,感受布朗族文化。”张海彪介绍,他还在农家乐旁边租了14套独门独院,游客可以住民宿,体验布朗族风俗。“我们想以布朗族的茶文化为主题,打造一个布朗族民俗风情村,把大中村打造成周边县市周末出游的首选。”

  在创业这条路上,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张海彪一直在奋力奔跑。“我觉得我就是广大平凡创业者中的一个,从未想过会获得这么多荣誉,但是我也要对得起这些荣誉。施甸县是最美奋斗者——杨善洲老书记的故乡,我一直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榜样,把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传播到我们的青年创业中去。”乡村振兴大幕已启,张海彪早已准备好。憧憬未来,他要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继续前行,留下无悔青春。


版权所有 2003-2017 pg电子下载平台-试玩pg游戏平台网站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11019094号